撰文/止水 潇潇
编辑/止水
01
缺钱对于特斯拉来说,从来都不是什么大事儿。至少在中国是这样。
12月23日,特斯拉又向中国借钱了。同样是如有神助,特斯拉这次顺利从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等多家银行以“最优质的国企才能拿到的最低利率”累计贷款100亿元,期限为5年。
24日,知名财经自媒体“CEO在线”在今日头条披露了特斯拉100亿贷款的消息,阅读163万,留言1892条,引发网友广泛热议。
事实上,这已不是特斯拉第一次获得大额中资贷款了。2019年3月,特斯拉从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处获得第一笔35亿元的贷款。事隔7个月后,特斯拉在10月份又从中国招商银行获得了50亿元的贷款。而且,这两次的贷款条件都相对宽松。
就在特斯拉受到中国多家银行贷款支持的同时,中国的其他汽车公司却陷入资金不足的窘境。蔚来汽车因资金问题放弃了在上海建设工厂,贾跃亭的FF91造车计划难以得到资本支持。
而这一次,特斯拉额度为100亿元的贷款,还款期限为5年,利率仅为一年期基准利率的90%,即3.915%。专业网友认为这几乎等同于最优质的国企从银行拿到的最优待遇。
外资企业如此被宠溺,社交媒体上的酸水开始汪洋恣肆。
02
23日和24日,特斯拉贷款100亿元的消息持续在社交媒体圈儿发酵。
网友瞬间炸开了锅,反对之声不绝于耳。大部分的网友认知水平是,特斯拉3月份从中国贷款的35亿元债务还没还,且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却又一口气成功贷款一笔更大的数额存在巨大风险。而点燃这部分网友愤懑情绪的缘由是“超国民待遇”,对于许多国内车企而言这么大额度的信贷是不敢想像的事情,而特斯拉却可以轻而易举地一借再借。
部分理性的网友对此次贷款持理解和支持的态度。新浪微博网友“@我姓蓝名盆友”认为,支持特斯拉在上海的发展,“可以促进新能源的普及,此刻引入鲶鱼很重要。”今日头条用户“环保VIP王鹏”则认为,“钱还是花到国内,厂建好了等他不行的时候还是卖给国内,即使投产了,技术也要留在国内。”
大部分部分网友对此次贷款持怀疑、反对的态度。拥有226万粉丝的新浪微博大V“@黄生看金融”就直言,“特斯拉在美国融资也是颇为艰难的,华尔街很多金融机构一直炮轰特斯拉是诈骗,是庞氏骗局,到了中国反而成了超国民待遇企业。”。
“我总感觉引入的不是鲶鱼而是鲨鱼,把国内的电动车都打垮了,他一家形成事实垄断。”网友“@冷眼2021”忧国忧民的观点,则在新浪微博引发更大的共鸣。这位爱国网友甚至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忧心忡忡,“上海可能能喝点汤,但整个国家的本土产业完蛋了”。
国产新能源疯狂套取巨额财政补贴,也没有如此触动他们。
03
自从特斯拉决定在中国建设工厂以来,特斯拉前后从中国获得了三次大额贷款。第一次是3月份的约35亿元,第二次是10月份的50亿元,第三次是12月的100亿元。
2019年1月,作为第一个被允许在中国独资建厂的外国车企,特斯拉在上海地区正式开工建设特斯拉超级工厂,预期在今年年底每周至少生产1000辆Model3电动车。马斯克当天就登上了《新闻联播》,并随后在中南海紫光阁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3月,为了保证超级工厂开工建设的顺利进行,特斯拉对外宣布与中国多家银行(包括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签署协议,共计贷款35亿元人民币用于超级工厂的建设,约定于2020年3月4日偿还。
特斯拉没有“辜负”这笔钱,上海的特斯拉工厂迅速崛起成为了最有效的证明。在35亿元贷款的催生下,超级工厂的建设十分顺利,不到一年就顺利建成。
上海浦东机场向西南沿绕城高速行驶约40分钟,半年多以前,这里还是一片农田。但如今,作为特斯拉唯一的海外工厂,该工厂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大洋彼岸的这家加州高端新能源汽车生产商的命脉。
不同于以往相同产能的汽车工厂工程建造速度,特斯拉超级工厂将1-2年的工期压缩至8个月。马斯克,用“震惊”来表述眼前的一切。这种高速,也被上海市官方定义为“特斯拉速度”,号召大家学习。
04
特斯拉贷款引发热议的关键,在于特斯拉频发的业绩亏损。连续两个季度持续亏损的业绩,让国际资本市场并不看好这家电动车巨头。
以2019年为例,一季净亏损达到7.02亿美元,而二季度虽然交付量创下新纪录达到9.5万辆,但净亏损依然达到了3.9亿美元。直到三季度,特斯拉才扭亏为盈,但利润为1.48亿美元,因此前三季度公司仍亏损9.4亿美元左右。
况且,在这种情况下,特斯拉还在“疯狂负债”中。
早在向中国借贷之前,特斯拉就已经背负价值不小的海外债务。据悉,马斯克多年来一直从华尔街银行获得个人贷款,以他个人在特斯拉20%的股权为担保,目前已经欠华尔街几家银行5.07亿美元。
马斯克深知从华尔街银行贷款的困难和风险,如果股价下跌,那么他将被迫出售部分股权,这将对公司股票造成额外的压力和负面影响。由此,马斯克把借贷目标转向中国。
12月,在中国借贷两次、负债约85亿元的特斯拉再次从中国多家银行(包括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获得100亿元的巨额贷款,贷款期限为5年。有媒体就把此次贷款成为马斯克的“百亿豪赌”。至此,特斯拉已在中国多家银行累计负债185亿元。
面对高额债务,“烧钱”速度惊人的特斯拉被外界质疑最多的就是盈利能力。对此,特斯拉选择以产品实力和实际行动予以回应。
05
目前中国市场上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众多,包括北汽、蔚来、比亚迪等,但是它们都有一个致命缺陷,就是续航能力差,发展后劲不足。相比之下,特斯拉的电池技术过硬,其电池无论在性能上还是寿命、安全性上都完全碾压国内的新能源汽车。
并且,成本降低、价格补贴、建设速度快等因素也将进一步增大Model3的竞争优势。
上海工厂是特斯拉第一家海外工厂,被命名为“Gigafactory 3”。上海工厂的建立,有效降低了交通运输、生产制造与关税带来的购车成本,使特斯拉在上海工厂的投产成本比在美国低65%左右。
12月,国产Model3进入工信部发布的最新一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该车型将获得24750元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有了成本降低和价格补贴的加持,特斯拉就可以进一步压低价格,迅速抢占市场。
“特斯拉速度”也是增加特斯拉竞争优势的另一重要因素。15万辆产能的工厂一期工程,按正常速度需要一至两年才能完成建厂,而特斯拉的上海工厂于2019年1月开工,仅用不到10个月就开始投产。这样的建厂速度可谓“神速”,极大地推动了上海工厂迅速进入投产阶段,实现量产,从而快速铺开渠道、占领市场。
这些优势因素使得上海市对特斯拉“另眼相待”。
上海市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土地,近百亿规模的银行借款,甚至还为了特斯拉工厂的落地,不惜取消了另一家中国新创造车公司蔚来汽车在当地建厂。
50万辆产能的上海工厂,特斯拉采取的独资模式为外资在中国建立汽车工厂的首创。虽然,中国政府相关部门一直在考虑放开汽车合资公司50:50的股比。但迄今为止,也仅有华晨宝马一家,在合资公司成立15年后,宝马增持合资公司股比至75%。
马斯克从不掩饰对销量的渴求,此次进攻性抢占中国市场就是明证。特斯拉入驻中国市场后,各项动作堪称神速,大大地压缩了留给国内车企反击的时间。不过,在强手如林的中国市场,虽然处处是机会,也处处是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