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融资不在本地能融资吗(融资能汽车本地上牌吗)?

知识问答 (143) 2023-10-05 09:05:31

汽车融资不在本地能融资吗(融资能汽车本地上牌吗)? (https://www.962900.com/) 知识问答 第1张

2017年3月10日,友友用车正式宣布“关门大吉”,这一融资了两千多万美元的所谓“分时租赁”平台,倒在了阳春三月。

◆◆◆

App挂掉、客服失联、退款无门

在一个名叫“友友用车用户权益群”的QQ群里,聚集了40多位友友用车的用户。QQ群的公告栏里,写着这么几行大字:

汽车融资不在本地能融资吗(融资能汽车本地上牌吗)? (https://www.962900.com/) 知识问答 第2张

过去几天,这些用户尝试了拨打12315、找工商部门投诉、报警等多种方式,但没有起到任何效果。看起来,他们拿这家“失联”数天的公司毫无办法,只能求助于媒体曝光。

在接到爆料之后,有记者下载并打开友友用车,结果不出所料,被提示网络异常:

汽车融资不在本地能融资吗(融资能汽车本地上牌吗)? (https://www.962900.com/) 知识问答 第3张

记者随后拨打了友友用车的客服电话,但始终无法接通。

QQ群里的不少用户反映:自己在友友用车上的余额从几百到几千不等。友友用车的服务突然停掉,没有任何通告,也没有可用的联系途径,这让他们担心:自己的钱会像很多P2P用户一样被创始人卷跑。

随后记者实地走访了友友用车的几个办公地点,发现早已人去楼空。很难想象,这家号称拿过2000万美元投资的公司会在一夜之间消失无踪。几经波折,网易科技联系上了友友用车的联合创始人李宇。

李宇说:“3月10日官网会有正式的通知。”似乎默认了公司已经倒闭的猜测。而对于众多用户的退款诉求,李宇承诺“会有退款途径”。

在3月10日那天,已经有一个多月未更新的友友用车的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更新,正式宣布停止运营,原因是之前签署的投资款项未如期到位,开启用户余额清算。

汽车融资不在本地能融资吗(融资能汽车本地上牌吗)? (https://www.962900.com/) 知识问答 第4张

◆◆◆

从P2P租车转型分时租赁,3年烧光2000万美元?

根据媒体报道,友友用车原名友友租车,成立于2014年3月,最初做的是P2P模式的私家车共享平台。但在2015年10月,友友租车宣布更名为友友用车,主打电动汽车分时租赁业务。

在此期间,友友租车曾拿过两轮融资,累计或达2000万美元,投资方包括易车、光速安振、险峰华兴(K2)和天使投资人王刚等。

汽车融资不在本地能融资吗(融资能汽车本地上牌吗)? (https://www.962900.com/) 知识问答 第5张

北京友友联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工商信息显示:在2015年5月,公司的股东郭峰和西藏险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把手中的大部分股份转让给了王一晨和王刚,王刚持股48.85%,成为最大股东,这位天使投资人因为投资滴滴而被业界熟知。

北京友友联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工商信息显示:2016年3月15日,王一晨和郭峰把共计1013股质押给了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融资不在本地能融资吗(融资能汽车本地上牌吗)? (https://www.962900.com/) 知识问答 第6张

工商信息还显示:2015年,北京友友联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净亏损1417万元、负债2173万元。

汽车融资不在本地能融资吗(融资能汽车本地上牌吗)? (https://www.962900.com/) 知识问答 第7张

从2016年年初开始,友友用车开始启动B轮融资,此轮融资他们希望融资2000万美金,主要用于扩建车队、市场推广,加上运营成本及管理费用等。

去年8月,小编就听闻,中青旅愿意投资友友用车的消息。“确实是融到了,拖太久了,投资方变卦了。”一位不愿意具名的友友用车前高管透露。

投资方爽约的案例不在少数,如此前盛大投资品聚网,京东投资博湃养车等等,都因融资失败造成资金链断裂。资金没有如期到位,原因众多,如观望了一段时间市场后,发现市场并未起来;企业自身战略转型或者是调整不成功;内部高层管理人员变动等。

根据友友用车曾公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3月,其在北京布点近70个,运营车辆近300辆。但到同年8月底,北京运营车辆仅剩下200辆,运营网点也减少至50个。当时官方解释称,北京市场的收缩是由于公司主要精力将拓展至二、三线城市。友友用车内部人士也曾表示,他们和二、三线城市的租赁运营商以分公司的形式拓展业务合作。

虽然从事汽车分时租赁的公司数量众多,真正上路的分时租赁汽车却十分有限。以北京为例,2016年北京市租赁处共下发了2000个租赁指标,有200多家租赁企业申请,最终指标分配至5家企业。在北京这种一线大城市,共享汽车的市场需求量至少为2万辆,而目前实际投入运营还不到5000辆。

◆◆◆

友友用车倒闭背后

友友用车正式宣布停止运营,这是国内分时租赁运营商倒闭的首例,但绝不会是最后一例。对于行业来说,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没有人猜到分时租赁运营商的倒闭之始来的如此悄无声息而又突然,然而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必然有人入局、有人出局。

战略转型埋下失败祸根

友友用车的前身是友友租车,成立于2014年3月,定位于私家车共享平台,主攻P2P租车模式。然而由于P2P模式在国内难以行得通,在运营不足2年后,也即2015年7月,友友租车宣布战略转型升级,匆忙转向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同样在不足2年后的2017年3月,友友用车分时租赁平台宣布停止运营。

汽车融资不在本地能融资吗(融资能汽车本地上牌吗)? (https://www.962900.com/) 知识问答 第8张

究其原因,可能业务战略的全面转型是友友用车倒闭的主要原因之一。之前业务定位于P2P租车模式,采取的是平台接入私家车的轻资产运作,转型之后的分时租赁则需要购置大量的新能源汽车,属于重资产操作模式。从轻资产运作到重资产运营,友友用车在组织架构、人员配置、资金以及运营经验等方面没能支撑起企业运营的实际需求,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友友用车的败局。

融资烧钱再融资行不通

互联网企业的典型打法就是融资——烧钱——再融资,以此模式来击退对手、抢占市场份额,比如出行领域的滴滴。友友用车带着部分互联网基因切入了P2P租车和分时租赁领域,面对直接的竞争对手,为了在市场站稳,友友有车(租车)先后进行了A和A+轮融资,融资额达2000万美元。

通过融资加速业务布局,2015年下半年,友友用车仅用了48天的时间就完成了iOS、Android正式版本的上线,同时在北京快速投放运营车辆近300辆,布局网点近70个覆盖国贸、望京、中关村、西二旗等重要商圈。

投资人的进入虽是好事,但同样迫使友友用车不断的向前奔跑,试图通过增加车辆规模和网点、积累客户、提升订单数量实现快速扩张,来满足投资人对企业规模、市场占有率和盈利的要求,最终迫使友友用车通过不断的融资——烧钱——再融资来做大企业,然而后果就是在没有盈利预期的情况下,融资不畅很容易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当前,部分国内分时租赁运营商靠的就是这种模式匆忙进入到市场之中,在整个行业盈利不清晰,或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比如资本寒冬的延续,可能是最早也是最容易出局的一批企业。

企业发展还需内外兼修

对于分时租赁运营商来说,要生存、要发展,必须练好内外兼修的功夫。

首先,苦练外功。面对发展需要,一方面要建立起顺畅的融资渠道,来保证企业和项目的运营有持续的资金保障,避免融资不畅造成的资金链断裂,从而造成项目的失败和企业的倒闭,友友租车就是倒在了融资不到位的路上;另一方面要结成攻守同盟,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寻找地方政府支持或者与整车企业建立联系,目前整车企业开始入局汽车共享,这是一个结盟的最佳时机。

其次,苦练内功。对于分时租赁运营商来说,要生存与发展,自身必须过硬,必须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友友租车并未形成自身良好的造血机制。

第一,目前仅靠分时租赁并不能盈利,运营商还需要调整运营策略,适当采取短租、长租与分时租赁相结合的模式,来保证有稳定的、足够的现金流入,用于支撑分时租赁的业务。

第二、还要不断探讨与调整商业模式,衍生出新的盈利方式。第三、必须注重降本、控制成本费用。最后,企业的规模扩张要与企业的资源和能力适应,切忌贪大求全。跑马圈地需要量力而行,目前大部分运营商认为分时租赁风口已起,雄心勃勃的大举进入,采取高举高打策略,在全国各城市跑马圈地、全面开花,对于这些企业,弱弱的问一句,你们真的盈利么,你们的模式成熟到可以复制的地步没有?

分时租赁运营难题待解

众所周知,盈利是分时租赁行业最大的难点,以法国 AUTOLIB 项目为例,自2011年10月推出以来仍然持续亏损,可见分时租赁盈利之难之艰。友友租车的经营情况同样证明了盈利难题,据相关媒体报道,2015年友友用车的利润总额为-1417.1514万元,净利润为-1417.1514万元。目前分时租赁的盈利模式相对单一,主要靠收取租车费用,以及少量的广告费等增值服务费和衍生服务费用。

除了盈利难题,分时租赁还面临着以下问题:车辆规模与网点制约、成本投入大、电动汽车里程焦虑与充电难、牌照资源稀缺制约、使用率低以及传统租车者的竞争等。一系列难题和痛点横亘在分时租赁运营商的发展之路上,如何解决亟待行业参与者共同思考和探索。

◆◆◆

写在最后

分时租赁未必是唐僧肉。

友友用车的倒闭,带来的不仅是启示,还让我们看到了行业的痛点,如何解决痛点是才是企业破局的关键所在。

分时租赁市场有千亿元之局,面对如此庞大而诱惑的蛋糕,各方秣兵历马,磨刀霍霍,仿佛看到了唐僧肉一样,趋之如骛。近两年进入分时租赁领域的企业犹如过江之鲫,玩家众多,有整车企业、汽车经销商、新能源运营企业、互联网创业公司、租车公司及分时技术服务商等,据统计,截止到2016年11月底,国内进入新能源汽车租赁的运营商已经超过100家。

那么,分时租赁真的犹如唐僧肉这么好吗?在找到明确的盈利模式和合适的商业模式之前,也许未必吧,愿望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友友用车是倒下的第一家,但绝不会是最后一个例子。

(文章整理自牛车网、旅界、网易科技、第一电动网,米龙谷编辑整理)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