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森未来北美一号员工,
选择“出走”
时势造英雄。黄泽铧工作过的“自动驾驶第一股”图森未来,曾是一帮技术天才的聚集地。
侯晓迪
图森未来“灵魂人物”、前CEO侯晓迪是位计算机天才,在上海交通大学求学期间,他以本科生身份在AI视觉顶会CVPR上发表论文。更绝的是这篇论文只有5行代码,是整个CVPR史上最短代码。
王乃岩
图森未来CTO王乃岩,高中保送浙江大学,大二获得ACM计算机竞赛亚洲区域赛金牌,直博港科大,博士期间成为“深度学习应用于目标追踪领域全球第一人”。
郝佳男
联合创始人、现图森中国CEO郝佳男是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并行和分布式系统专家。曾在淡马锡国家实验室任研究员,2007年设计的圆周率并行计算系统打破圆周率计算世界纪录。
黄泽铧的履历同样光鲜:他硕士毕业于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人学,拥有8年计算机视觉研发经验。2015年3月加入图森未来,担任工程副总裁一职,负责自动驾驶车辆硬件业务。
这帮天才少年,在图森未来锚定无人卡车创业方向后,几乎就以太平洋为界分出两个阵地:
一个是图森美国,以侯晓迪为帅,他是图森未来创始CTO。黄泽铧是图森未来北美一号员工,直接向侯晓迪汇报工作。
一个在图森中国,以郝佳男和王乃岩为将,他们一个是创业时的COO,一个是首席科学家,分别负责工程和算法。
据图森未来员工透露,黄泽铧在公司内部风评不错。不仅技术强,也有一定的管理认知和意识,逻辑推演和落地能力都不错,是比较全面的人才。
至于后来黄泽铧离开图森未来的原因,网上说法不一。有业内人士猜测,可能与自动驾驶卡车量产进度缓慢有关。
在自动驾驶技术落地卡车领域中,图森未来只能解决系统的感知、决策两大层面的问题,但车辆的控制问题,需要依赖车辆硬件本身和主机厂。为此图森未来找到美国卡车制造商Navistar,联合生产自动驾驶车辆。
不过,传统车企的反应远不如创业公司快。据悉,两家企业曾收到6775台车辆订单,但Navistar要2024年才开始制造车辆。图森未来显然等不了那么久,而黄泽铧,也等不了那么久。
“智能驾驶+传统制造”的组合,
要做卡车界“蔚小理”
2021年10月,黄泽铧从图森未来离职。但他并没有离开自动驾驶卡车,很快就宣布于卡车领域创业。
2022年4月,黄泽铧在北京成立一家名为“零一智卡”的公司。据业内人士介绍,零一智卡的方向是为自动驾驶软件公司提供卡车硬件,成为国内卡车界的“蔚小理”。
同年6月,黄泽铧在上海自贸港成立上海零一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一年后,公司名称变更为江苏零一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地址搬到苏州太仓。企查查显示,零一汽车百分比持股零一智卡。
从业务上来看,零一汽车致力于在核心动力总成、集成式热管理、自动驾驶技术等核心系统上实现全栈自研,并通过软件定义硬件,利用数据和技术重构供应链,实现自主安全可控与结构性成本优化。
据官方透露,零一1.0平台的研发进展相当迅速,首批产品将分为两款车型,聚焦在最适合新能源重卡的短途货运市场。2023年四季度有望实现量产交付。
行业分析认为,零一汽车的战略、思路具有两个特点。
首先是产品本身,强调全栈自研,包括车辆本身、电子电气架构,以及自动驾驶算法和相关工具链。而在早期,零一解决的是平台架构问题。
首款产品打好了智能卡车的基础——线控底盘、电驱系统、热管理技术。
其次,零一重卡专注短途货运,也是自动驾驶卡车进一步细分赛道的体现。
其中逻辑是:自动驾驶卡车商业化要以降低成本为前提,包括司机成本和车辆硬件成本,以及运营成本。前二者要求实现高阶智驾系统的尽量长时间覆盖运营场景,后者要求“油电差”以及前装量产。
技术上,需要新能源电子电气架构来保证系统响应、延迟、数据接口等要素完美适配自动驾驶算法。但新能源本身的问题,又在于长途货运中补能问题难以完美解决。零一汽车的启动,意味着自动驾驶卡车赛道要往精细化、特性化的打法上靠拢。
此外,还有一点要注意,就是零一汽车的创始团队中,除了黄泽铧之外还有一位商用车领域的创业老兵——三一重工重卡项目前总经理张红松。前者是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的大牛,而后者在传统造车领域深耕多年,带来的是传统商用车行业的管理、制造经验。
很明显,这俩人的组合,保证了零一汽车软硬件兼具。用本次融资的投资方、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创投合伙人宋春雨的话说:“零一汽车团队是业界领先集资深造车和自动驾驶经验于一身的复合型优秀团队。”
而另一个投资方、天善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丛真则表示,黄泽铧与张红松是“智能驾驶+传统制造”的组合,“相信他们能够带领零一团队一骑绝尘”。
而我们也愿意相信,从图森未来光环中走出的零一汽车,将在自动驾驶卡车领域越走越远。
扫码入群查看苏州融资全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