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平台哪个靠谱(哪个网贷平台贷款靠谱)?

知识问答 (180) 2023-10-29 10:03:06

近年来,现金贷APP因其灵活便捷、低门槛的借款方式,迎合了不少人的消费需求,从而在互联网金融中异军突起。那么,在这些APP上借钱到底靠谱不靠谱呢?

借贷人深陷现金贷APP

“只需一张身份证,20分钟即可到款”。无抵押、无担保的现金贷APP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迅速蹿红,成为不少人的“手机银行”。在保定读书的张芳(化名)从小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在朋友介绍下她开始从现金贷APP上借钱,于是,噩梦开始了。

张芳告诉笔者:“现金贷APP借钱很容易,借钱的笔数多到自己数不清,最后都记不清自己欠了多少,现在想来真是被这种表面的便利蒙蔽了双眼,悔不当初。”张芳在多个现金贷APP上借钱,债务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终于有一天扛不住了,各平台的催债电话纷纷打给她的家人朋友,声称要打爆她的通讯录。家人想方设法,陆陆续续帮她还清了近4万元的债务。

旺盛的借贷需求促使现金贷市场迅猛生长。据第三方机构网贷之家研究院统计,目前安卓市场上有超1000家做现金贷业务的APP。2017年4月17日安卓市场排名前100的现金贷平台累计下载量总共约为8亿次。

利率远超法律允许的年利率

一些现金贷平台的借款门槛低,很难控制不良率,有的平台不良率高达百分之五六十。为了覆盖不良率,只有抬高利率、手续费,一些借贷人欠缺金融、法律知识,被一些“看起来很美”的广告所吸引,忽略了合同里的这些陷阱。

其中,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变相抬高利率的“砍头息”。张芳提供的手机交易记录截图显示,这些现金贷APP以收取管理费或服务费、审核费等名义,从借贷本金中扣除费用,使得借款人实际收到的借款金额低于借款合同上约定的金额,变相提高借款人利率。例如,张芳在云速贷APP上借款2000元,看似月利率1.5%,实际扣除费用,到账只有1820元,期限3个月,还款却达到了2478.39元。而其他一些现金贷平台实际年利率也已远远高于国家规定的年利率36%。

近日有媒体报道,有借款人反映称,其在“给你花”平台借款5600元,实际到账为5000元,分12期还,每期的利息为600多元,平台会收取服务费和快速审核费,只有在银行流水账号中才能看出“猫腻”。此外,不少现金贷APP推出了会员服务,也就是用户必须购买会员卡、霸王卡才能借款成功。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平台让用户购买会员卡、霸王卡才给用户下款,实际就是在收“砍头息”,并变相提高了借款人的借款利率。

隐藏借款记录导致维权难

“虽然是学生,但填身份证号码基本就能通过。有些平台在借款的时候要求借款人填写公司名称、地址、公司联系方式。我随便搜索一个填上去,基本不会被拒,这些就是走个形式。但如果还不上钱逾期了,平台会说我骗贷,使用虚假信息。”张芳说。而一旦无法还款,现金贷平台就会采取“呼死你”的方式,打爆借款人的电话,或采取更加恶劣的方式来催收。

据张芳提供的催款短信,这些金融公司已经把催款任务委托给了专门的催款公司。这些公司使用很多恐吓的话语威胁借贷人。比如要上门找家人索要,公开个人不良征信记录,“马上进入司法程序”“老赖称呼要跟随三代,后代上学都受影响”等等,以致很多借贷人惶惶不可终日,精神压力巨大。

笔者走访发现,维权难是许多被现金贷坑害的借贷人共同面临的困境。一些现金贷平台为了规避风险,只要借款一还完就不再显示服务费、逾期费的具体明细,让借款人难以举证维权。

有些APP也不会显示借款人缴纳了多少逾期费用。张芳出示了一张借款记录明细截图显示,她2017年11月9日申请一笔2000元的贷款,借款30天,应还金额是2290元。她说她逾期了一天,实际还款接近2400元。但记录明细上并不显示她多付的那部分钱。张芳表示,她也考虑通过法律途径维权。但是涉及的平台太多了,涉及的一笔笔借款也太多了。考虑到打官司的时间成本和诉讼成本,很难一一去维权。

法律人士认为,现金贷的合同是精心设计的,一般法院不认可在贷款中扣服务费或者手续费,只以收到实际款项算本金,但很多贷款合同中服务费是第三方扣的,很难认定其违法。(刘向燔)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