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苏先生反映,通过广隆二手车物色到了一辆宝马523,并通过优信二手车办理车辆贷款,但是,银行实际放贷金额高于约定的金额,怀疑平台存在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2018年10月份,市民苏先生在广隆二手车店看中了一辆宝马523二手车,以20万8千元的价格谈定,但必须要与二手车店的合作公司优信二手车平台进行贷款。
(苏先生的车辆转让协议)
苏先生表示:实际车辆成交价是20万8千,首付74000。当时优信业务员告知通过新网银行贷款金额为15万左右。但之后苏先生在新网银行APP上查询发现贷款为19万5千元,跟实际成交金额完全对不上,竟然多了好几万块钱!
苏先生心里苦不堪言:
“20万8的车我给了他7万4的首付,贷款15万变成19万5。加完杂七杂八(GPS,服务费,押金等等),连带利息一部20万的车在优信的操作下需要支付三十万,比新车落地还贵!”
记者咨询了几位资深二手车评估师,“宝马2011款2.5自动523Li豪华型,跑了15万公里”,这辆车的售价应该在18万左右。
• 为什么贷款加首付的总金额会高出总车价许多?
• 平台收取的各项费用有没有收费标准?(GPS、服务费、押金等等。)
苏先生咨询优信的贷款工作人员,他们表示这是为了跟银行做账才这样操作的,并且全国各地都是这样做的,这样是没问题的。
对于这个差价问题,记者咨询了优信二手车南宁的售后负责人蒙经理。
蒙经理是这样解释的:
“他现在看到的APP和实际贷款金额是不一样的,公司和银行合作的时候是加有一部分类似于保证金一样的,如果客户按时按之前的约定还款,这部分金额会退回到我们公司,所以客户在APP上看到的和实际金额会有点差异。”
记者日前和蒙经理当面进一步了解情况。蒙经理则表示,这个多出来的金额是由和客户签订的贷款合同里面规定的本金和利息组成的,利息包括银行的利息和优信的利润,是没有问题的。
既然是利息和利润,那么应该在当时双方签订的贷款合同里面有明确规定,于是记者提出要贷款合同。蒙经理表示,合同一式两份,消费者手上有。优信这边都在总部保管,无法调取出来。
苏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当时签完合同,合同被优信的工作人员收走拿去北京总部保管了。所以合同里面关于贷款购车的细节,记者无法看到。
苏先生认为优信二手车的工作人员不诚信,当初谈好的还贷金额与实际并不相符,且他本人多次要求查看合同,优信二手车工作人员也一直没有提供。
苏先生自述:
合同环节是五六张不一样的纸,有一张是同意代理抵押机动车,一张是代理解压机动车。剩下的纸张上面没有金额,很小的字眼根本看不清,好多内容是空白的,出于对广隆和优信的信任,我就只叫他简单讲解了一下,签完字后我才发现业务员所谓的讲解完全是跳过重点,中间利害关系一字不提。最后优信业务员一个劲催我把字签了,不然来不及办理啦。简单讲解两句忽悠我就签下了字,签完字叫我拿着纸笔摆好姿势他拍了几张照片,最后就回家等通知了。
苏先生给记者提供了一份融资租赁回租合同。苏先生说这是双方签完贷款合同以后优信提供的,事先完全不知道买车变成了租车。
(苏先生的金融租赁合同)
回租
“回租”的主要特点是金融租赁公司作为卖方、客户为买方,以车辆为标的物进行买卖和所有权转让。同时,融资租赁公司是出租人,与承租人客户或企业签订融资租赁合同。
一个简单的方法是,顾客买了一辆车,把汽车抵押给了融资租赁公司,得到了资金,出租公司把汽车租给了顾客并收取租金。顾客保留使用车辆的权利。
记者查阅网上的相关信息发现,原本用于大型设备租赁业务的融资租赁服务正被快速复制到二手车电商交易市场,复杂的金融模式对于普通购车人是一道难题,并引发众多纠纷。艾瑞二手车报告指出,二手车行业属于相对粗放型产业,行业缺乏监管导致车商鱼龙混杂。
消费者以为是贷款买车,却被带进入了和金融公司“租车”的“圈套”里面,最后导致重大财产损失。
风险提示
二手车在线平台(如优信)多与线下庞大且分散的二手车商(如广隆)进行合作。部分不良二手车商利用欺诈手段应对购车者,再与线上平台进行合作,提供融资租赁服务。消费者在巨大的信息不对称情形下,容易利益受损。消费者在签订合同之前需擦亮眼睛,看清条款,并做好相关取证。
广西钰锦律师事务所 律师张东垣
消费者和二手车平台是合同法律关系。要看当时合同是怎么签订的,如果车商存在欺诈、胁迫、隐瞒、虚构等,消费者完全可以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向工商部门进行投诉,维护自己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或者在一年之内,向所在地的法院提出撤销解除这份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