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牌车抵押一般可以贷多少钱(抵押贷钱车一般沪牌可以用吗)?

知识问答 (159) 2024-01-02 09:02:12

已经好多次,看到朋友圈里的土豪驾着车龄好几年的豪车,车牌却是“沪N”打头的(此号段自2012年底开始向社会投放)——老车换新牌,这里头总有故事。

《“沪N”牌照下的血泪史》前两期中的陈总两易车牌,原因是负债累累之下,他选择资产转移,以及择主还贷。而浙江籍皮革商黄老板自有他自己的酸楚,但同质现象背后往往有规律。陈总和黄老板的遭遇,和超额的融资都有关系,他们都挪用了依靠主业申请来的银行融资,投向了贷款用途之外的领域:陈总投去了房地产开发,黄老板投去了民间高利贷。

当我和一位资深银行业人士聊起一个个“沪N”故事的时候,他说了一个值得玩味的理论——“劳伦斯魔咒”。

“你有没有发现,你观察到的那些人,在换‘沪N’牌照前,他们的车牌基本都是‘沪J’、‘沪K’?”这名业内人士一语道破天机。“沪J”、“沪K”牌照多发于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上半年,那正是货币大投放之下的金融过热期、融资狂欢期。到“沪N”牌照发放的2012年底,正好是3年左右的时间,相当于盖一幢大楼的时间。

而“劳伦斯魔咒”认为,摩天大楼封顶之时,就是经济衰退之时。

黄老板的“沪N”:抵车“过桥”

和陈总的故事类似,皮革商黄老板的旧车也挂上了“沪N”新牌。只不过,陈总是主动把自己的汽车过户他人以求资产转移,而黄老板则是在一名民间债主的一通电话“威胁”后扛不住了。

这通“威胁”电话,让黄老板担心自己“十瓶九盖”的资金链接龙顺不下去。

彼时,皮革商贸的利润空间收缩,加上原籍浙江的黄老板也曾挪用银行信贷参与民间“放息”,借出的高利贷在2012年有去无回,以至于他不得不反过来自己借了高利贷以周转头寸。种种原因之下,黄老板的资金链已经很紧。

不过,有着商人灵活天分的黄老板并不想放弃,他研究了一番金融政策后,把自己包装成“中小企业”,借着银行信贷结构调整做大中小微客户的政策东风,黄老板拿着装点过的报表,打算为自己搞一点贷款新增。

而他的民间债主想必也是吃准了这点,又不愿意付出机会成本再耗上个把月等黄老板的悬而未决新增下来,于是就扬言称,如果黄老板不及时还债,就会去联系那些银行,把黄老板的“家底”都抖出来。

就这样,对融资存有希望的黄老板选择还债“封口”,而他还可动用的资产就是他那辆市价超过120万、车龄2年的豪车。由于自认为新增可期,黄老板选择不卖车,而是暂时拿车换一笔“过桥”资金,事后再把车赎回来。

接纳这种业务的机构有很多:典当行、一些民间“资产管理公司”或“担保公司”(实际经营高利贷),甚至是一些实际做着资金平台业务的二手车行。过去两年间,市场信用风险已经高企,不少民间机构也不愿接受抵/质押车辆贷款,而是要求先办车辆过户后放款。

过户给谁?一般对方公司会指定一个自然人,车辆过去此人名下;二手车行有时还会把这辆车再过户给他们自己的资金方(或不过户但抵押给资方,让资方拿去开)。而在黄老板这头,借款人将车辆过户后,一般情况下车是要被留下开不走的。好在黄老板有点江湖人脉,和“资产管理公司”也交好,才得以不押车。

至于这辆车“当”回了多少钱,黄老板一直不肯告诉我。听他手下说,车按当时的行驶公里数和车况做了一个评估价,而黄总只“当”到了评估价的一半。

后来的故事是,黄老板的新增贷款磕磕绊绊好久,不良上升带来风控趋严的银行,最终还是没能把新增放下来。

“信用”与“头面”

写到这里,想穿插两个关于“车”的事件。

第一个和民间借贷的信用情况有关。前不久,一个当了债主的朋友告诉我,他最近在4S店用一辆宝马车钥匙读取了车辆行驶数据(该品牌钥匙芯片有记录行车信息功能)。

朋友向我解释,他借出了一笔钱,并开走了对方的宝马车作为某种抵押。但碍于情面,他一直未去车辆过户。谁料一段时间之后,对方提出借回车辆一用,不料这一去宝马就再也讨不回来(原车主有备用钥匙)。朋友很担心唯一用于抵押的资产也被对方卖掉,或是被对方开回老家藏起来,于是就去查行车记录,看近期有无长途行驶。

信用体系有时就是这样,一旦崩塌,谁都不再相信谁,即便是曾经可以一个电话就网银划账过来几百万的朋友,连欠条都不需要事先打一个。

第二个事件,是关于“愉见财经”前两期中提及的钢贸商陈总的那辆奥迪A6。在2010年“鼎盛时期”里,陈总从私营公司到家庭共有4辆车,这辆奥迪A6被他闲置在公司作一般商务之用。而在眼下钢贸商们的资金寒冬里,他仅保下使用权的这辆A6已经成为他所在群体的抢手货,不少他的朋友想出门谈笔买卖、或是去机场接个生意伙伴,都会问他借车以充“头面”。这些人中,不少都曾经是7位数以下车不当车的人。

有时候想想,浙闽商人讲究的就是个“头面”。即便资产负债表已经让人看不下去了,即便座驾已经过户于人,只要还想趔趄着再做点生意,他就会千方百计保下一辆车开,让人猜不出他负债累累——如果,你不知道“沪N”的秘密的话。

“劳伦斯魔咒”

陈总原有的4辆车,两辆车牌是“沪K”、一辆“沪L”;黄老板的那辆车原车牌是“沪K”;我在2012年国庆节住在周宁宾馆(沪上钢贸商多来自周宁),虽然当时钢贸业已在谷底,但在这个小县城最好的宾馆门口,仍停满豪车,且多半为沪牌车,其中多半为“沪J”“沪K”。

整理上海市车牌发放信息后可以发现,上海车牌发放到“沪F”、“沪G”、“沪H”号段时,几乎每个号段都消耗了一年的时间,但到“沪J”、“沪K”、“沪L”时,每个号段都只需大半年,其中“沪K”历时是最短的,只需半年。而这三者的发放时间则正好覆盖了2009年底至2011年底——货币大投放之时、资金面紧缩前夜。

陈总和黄老板的“遭遇”,和超额的融资都有关系,最直接的一项是,他们都挪用了依靠主业申请来的银行融资,投向了贷款用途之外的领域:陈总投去了房地产开发、黄老板投去了民间高利贷。

上述资深银行业人士提起的“劳伦斯魔咒”,正是出于这种逻辑。这一魔咒理论起于美国,也被称为“摩天大楼指数”,认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往往带来过度的投资和投机,于是摩天大楼拔地而起。然后,过度投资和投机又会衔接货币紧缩政策调控,于是当摩天大楼封顶之时,就是经济衰退之时。

反观从“沪K”到“沪N”的历程和时间点,巧合存在。

但毕竟,车牌发放的观察角度经不起推敲,其市场面和政策面的影响因素太多,巧合很可能只是巧合。“劳伦斯魔咒”也不是成熟的理论体系,不过是美国学者提供的一种反常规思维方式。

但是,高杠杆融资是把双刃剑,一个领域的经济金融过热往往会酿成风险,却是被慢慢证实的,“沪N”的秘密,或许也诞生在这样的土壤里。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