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办公室的《金融风险提示》(下称“提示”)指出,近期,辖内银行个人其他消费贷款大幅增长,存在部分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可能对房地产金融调控造成负面影响。
该提示规定
● 除个人住房贷款、汽车贷款、助学贷款以外的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包括房商通、抵质押额度贷款等),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5年。
● 不得以未解除抵押的房产抵押(二次抵押)发放个人消费贷款。
● 同时,各商业银行加强对其他消费贷款资金流向的监管,贷前应履行尽职调查责任,加强交易背景真实性的审核,了解借款人在其它银行所获授信额度。
早在4个月前 银监会也曾发文
加强对商业银行发放抵押贷款的监管
一国有银行相关负责人向南都记者透露,监管部门一贯严禁消费者将信用卡透支和消费贷的资金用作购房首付款。“实际上,我行的线下消费贷体量已经严重缩减,今年上半年甚至是负增长。”
本周南都记者从深圳多家银行了解到
扎紧消费贷“口子”这一做法已经普遍落地
● 中行、农行、工行、建行、交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等行已将长期消费贷年限调至5年;
● 招商银行、东亚银行甚至因额度紧张或风控原因,暂停消费贷业务。
实地体验
当南都记者以消费者身份提出“需要办理100万元消费贷”时
● 兴业银行深圳某支行的个贷经理特意提醒,目前监管部门在严查消费贷,如果银行发现资金投向楼市、股市,那么银行将会收回贷款。
● 广发银行的一名工作人员也强调,系统会自动监测资金的流向,如果消费者将消费贷用于投资性用途,系统可以自动监测到。
而且你还会遇到以下情况
1. 而且最多银行职员,会问记者这样一个问题“有红本吗?”、“是深圳的红本吗?”
2. 现在基本所有银行的消费贷额度都很紧张,一般都要排一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在如此麻烦的情况下
如果真的拿到了“消费贷”
是件好事吗?
一个从业多年的个贷经理透露,此前,消费贷的期限一般都是10年,如今贷款期限缩短至5年,且消费贷利率较年初上涨了许多,对于消费者而言,每个月的还款压力非常重。以100万为例,原来消费者每月大概还款1.2万,现在仅仅是本金就要还2万了,如果加上利息,那就要还3万了。
还款压力变大,消费者对消费贷望而却步
这对银行而言,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深圳一股份制银行个贷经理表示,消费贷收紧,银行的业务也会受到影响,目前银行在研究新的消费贷方案,减少消费者的还款压力,比如说,先息后本,先还利息,到了五年之后再还本金。
so 各位想利用“消费贷”
曲线买房的深圳人
这条路可能你要多多考虑了哦!
那么“房贷”这条“路”
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深圳主流银行首套房贷利率
上浮5%-10%
从今年多家银行发布的
半年报中也可以发现
多家银行已经逐步放缓房贷投放的节奏
以五大行为例
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和交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今年上半年增速分别为11.6%、11.6%、9.28%、9.50%和8.56%。其中,中行上半年个人住房贷款同比增速下降7.7%,农行同比增速则回落21.2%。
在深圳
首套房贷利率上浮已是不争的事实
8月14日
招行、广发、渣打等银行首套房贷利率在基准上上浮5%,民生、兴业、东亚等银行在基准上上浮10%。
9月4日起
包括四大行在内的深圳主流银行,首套房贷利率已普遍调整至基本利率上浮5%-10%,一些银行甚至出现了停贷。
从今年年初的9折到5月初的9.5折
8月中旬的基准利率
再到目前的最少上浮5%
首套房贷利率经历了4重的波动
房贷政策变了
对深圳房价会有怎样的影响?
先看一组数据
在深圳中原研究中心新近发布的8月月报中,新房市场整体量价企稳,共成交3603套,环比上升0.14%。其中住宅成交套数略有下降,一手房成交均价环比下降1.92%至53491元/平方米。
而根据规土委的备案数据,8月深圳二手住宅共成交5732套,环比下降1.33%。
深圳中原地产指出
2017年上半年深圳政策收紧
投资客比例下滑明显
不过六月以来,新房限价作用显著,调控初见成效,房价保持稳中有降的趋势,投资客因此小幅增长至29.02%。
资深中介人士“阴阳壶”分析,这是一个信贷持续收紧的信号,对投资客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主要是心理预期的影响。
有专家分析
这些举措将对楼市产成很大影响
李宇嘉
认为:
从业务占比上来看,深圳消费贷与房贷的比例是1:3,深圳对消费贷的依赖还是挺大的,一旦房贷收紧,消费贷又被规范,对第四季度的楼市影响还是非常大。
不过
尽管控制过度“加杠杆”
对消费贷款迅速踩刹车已经是大势所趋
讲完这些
大大君只想问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会选择怎样买房呢?
是会继续选择消费贷
还是老老实实的排队贷款买房
亦或者 安心做个租房客?
#来和大大君聊一聊吧#
采写:南都记者 陈博 见习记者 黄玉凤
大件事特选(戳下方标题)
点左下角看更多深圳大件事,有种有趣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