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株洲农商银行进一步谋科学发展之策、务干事创业之实、行兴行强行之举、造业绩为王之势,聚力“三高四新”、普惠金融、主营主业、风险管控和文化建设,全行进一步提高发展意识、释放发展活力、提升经营质效。截至10月末,该行存款余额181.78亿元,比年初增加11.23亿元;贷款余额120.63亿元,比年初增加20.35亿元;贷款客户24872户,比年初增6504户;不良贷款余额2.17亿元,不良贷款率1.8%,比年初下降0.1个百分点;实现总收入8.7亿元,同比增加8339万元。
聚力“三高四新” 服务地方战略
株洲农商银行始终积极响应省联社党委以及株洲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和重要发展决策,紧紧围绕“三高四新”战略部署及株洲市“三个勇当”目标,聚焦株洲“一谷三区”及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17条优势产业链,把信贷资源更多地配置到民营小微、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
该行全面推进落实《株洲市人民政府、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深化金融服务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主动将服务“三高四新”和实体经济的年度信贷投放翻一番,新增资金全部用于支持本市优质产业及项目。今年以来,该行共计向“三高四新”企业投放贷款69户7.4亿元,计划年底前再增加专项贷款投放10亿元以上,全力解决“三高四新”企业的融资问题,不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金融服务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聚力普惠金融 加快普惠转型速度
株洲农商银行坚定普惠金融信念,将普惠金融发展理念落实到制度和机制上、落实到行动和效果上。
一是强化普惠金融业务管理。株洲农商银行将普惠金融转型落实到制度和机制上,成立了专门的小微企业服务部门——普惠金融事业部,以专业化模式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致力于打造“普惠微贷”品牌。该行严格执行大额贷款集中管理要求,从严控制大客户经理数量,全行80%的客户经理专注小微客户服务,并大幅提高小微贷款业务计酬,引导和鼓励做小做散。二是优化普惠金融机制建设。该行充分发挥农商银行机制灵活、决策链短、产品服务接地气的优势,以速度、温度、力度、深度和黏度“五度”服务为抓手,着力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为落实好国家支持企业的金融政策,该行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拓宽担保方式,充实和完善乡村振兴、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居民消费等系列产品体系,满足客户多元化融资需求。该行还创新推出“弹性窗口制”“普惠金融日”“阳光限时办贷”等举措,支行打通服务堵点、推进员工上门服务,全力提升服务效率,切实增强了客户体验感和获得感。三是加大普惠金融领域信贷投放。株洲农商银行重点服务小微、绿色、科创、先进制造业、乡村振兴等领域,不断强化金融供给。通过扩大信用贷款占比、持续增加首贷户以及推广随借随还贷款等信贷支持,使资金更多流向小微企业等主体,支持了旭阳机电、普天中普防雷等一批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今年以来,该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户数较年初净增3288户,占全部贷款净增户数的61%。同时,该行持续加大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和信用贷款比重,新增信用贷款占全部贷款投放的16.39%,信用贷款比例较2020年提升了8个百分点;加快“普惠金融+政务大数据”首款产品——“株洲快贷”的营销推广,利率最低至3.85%,引领了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株洲快贷”业务上线一年来,累计向普惠金融领域投放贷款12.59亿元,用户达到1.12万户。
聚力主营主业 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
株洲农商银行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让金融资源更多地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主攻园区市场,支持产业链小微企业持续发展。该行支持芦淞区服饰和航空产业、石峰区轨道交通产业、荷塘区新材料产业、天元区新能源汽车产业等特色产业园区发展,对动力谷自主创新园、栗雨工业园等21个园区落实了责任支行,要求支行对园区企业进行“地毯式”走访,对各园区整体授信提高至30亿元,全力助推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结合党建共创,该行与全市28个商会(协会)、176家企业、35个园区(市场)签订党建协议,与市农业农村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国资委等10余家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分批派驻“金融专干”,对有融资需求的企业,由“金融专干”及时安排支行上门调查。自今年4月开展园区“营商环境优化”活动以来,该行共计开展园区走访活动376次,派驻“金融专干”61名,对接意向客户1284户、意向金额12.11亿元,发放贷款801户、贷款金额8.93亿元。二是服务乡村振兴,支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株洲农商银行加强与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的对接合作,成功发放农村产权流转抵押贷款;与市农业农村局、株洲村镇集团签署《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在打造优势特色产业、加强农村集体产权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等领域展开务实合作,全力满足区域内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该行还与辖内紫薇山庄、盛景园林、云田花木等一批优质涉农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三是聚焦“双循环”,支持供应链产品市场健康发展。该行立足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提高介入民生领域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创针对老旧小区安装电梯的民生贷款,开办了服务的士、公交司机的专项贷款。
聚力风险管控 扩展案防控险广度
株洲农商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监管部门关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决策部署,把风险防范化解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一是加强信贷风险管控。该行严格信贷基础管理,落实贷款“三查”,开展信贷档案整治、数据源治理等工作,做实信贷资产五级分类。加强房地产行业集中度管理,确保各项指标均保持在房地产集中度监管标准内。强化大额贷款投量和投向管理,10月末大额贷款占比较上年降低8.05个百分点。加强全面风险排查,组织开展了信贷业务专项排查、房地产贷款风险排查、假借冒名专项排查整治工作,经多方协调努力,妥善化解了1.64亿元的涉案贷款风险和关联公司重大风险。二是强化不良贷款清收处置。该行持续推进不良贷款自主现金清收。6月份,该行开展了不良贷款“外拓清收+实战培训”行动,通过10天的集中清收和7天的支行自主清收,实现表内外不良贷款现金清收1449.16万元,签订还款协议32份。今年以来完成自主现金收回表内外不良贷款4150.51万元,清收成效较以往大幅增长。三是严控案件风险。该行开展稽核、纪检、合规、风险、运营、科技“六位一体”全面监督检查,形成全面监督、深度监督、及时监督的新格局;严格落实员工违规行为经济处罚办法,抓典型、严问责、强震慑,从根本上防范风险事件发生。
聚力文化建设 提升农信品牌知名度
一直以来,该行高度重视品牌文化建设,努力建设有温度的百姓银行。
一是大力培育清廉金融文化。株洲农商银行全面加强清廉农信建设,制定下发《株洲农商银行2021年清廉金融文化建设活动方案》《株洲农商银行贷后评价、回访机制》,全行员工签订《廉洁从业承诺书》,建立围绕一体推进“三不”,加强从业人员的清廉意识和职业道德,培育清廉金融理念,让廉洁从业内化为员工自觉遵守的职业道德,外化为拒腐防变的行为规范。二是广泛开展家访活动。该行关心关爱员工成长,关注员工8小时以外动态,积极倡导家园文化。三是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通过把文明创建工作作为提升全行工作的有力抓手、坚强保障、创新载体和持续动力,把文明单位建设融入到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株洲农商银行的社会公众形象大幅提升,各项工作也得到上级和相关部门的肯定,曾先后获得“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千佳示范单位”“中国银行业协会五星级网点”“中央金融团工委、共青团湖南省金融工作委员会银团合作优秀派出机构”“中国地方金融十佳支持三农银行”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