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抵押车融资(太仓车子抵押贷款)?

知识问答 (68) 2023-09-19 09:04:25

近年来,传统消费模式渐难满足消费者日益变化的消费需求,超前消费习惯逐渐成为许多消费者的首选,“花明天的钱,买今天想要的东西”已经成为很多人的日常消费习惯。

“不花一分钱,把车开回家。”这样的广告让人心动。最近很多消费者都被这样的广告所吸引,“零首付、一折购”这样的宣传口号在地铁里、网络上、电梯间随处可见,那么,有人就会问了,这种不花钱就可以把车开回家的活动,真的靠谱吗?

《北京青年报》记者询问多家4S店了解到,一般4S店都没有零首付这种促销方式。一位汽车销售顾问告诉北青报记者,只有资金特别紧张的人才会选择零首付,这类购车人的还款能力有限,但零首付月还款资金又较高,这意味选择零首付购车的消费者风险控制比较难,不利于汽车品牌的正常发展,所以现在4S店并没有采取这种促销方式。

经过调查发现,零首付、一折购车服务主要存在于互联网购车平台。在一家网购汽车平台主页上,“买车新革命,彻底0首付”的广告语红色字体巨大、醒目。据观察,该网站零首付产品均为国产汽车。按照网页宣传所描述,零首付门槛很低,购车者仅需提供身份证、驾驶证、信用卡即可。而且购车流程非常简单,分为四步:在线预约、在线签订购车协议并支付定金、坐等提车、支付费用。

据业内人士介绍,许多表面看似能够实现零首付的手段,实际上不仅不合法,还会大大增加消费者的支出。从2008年开始,汽车贷款再次收紧。国家出台明文规定,一辆车的首付最低为15%~20%。其中,自用传统动力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80%,自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85%。2009年,各家银行对于汽车按揭申请变得十分严格,比如必须在合同中标明原车身价和具体车型。据知情人透露,目前提供零首付购车服务的主要是一些P2P金融公司,根本上就是他们推出的一种贷款形式。

零首付购车, 套路有几多?

有业内人士揭露,所谓零首付其实就是噱头,这种不花钱或少花钱就开新车的事情看上去很美,但实际上只是电商平台吸引消费者的手段。虽然车价、利息等等算起来和正常的按揭贷款没多少区别,但是他们会通过增加手续费、服务费等方式,变相增加消费者购车的实际成本,消费者不仅最终要付出比原车价高出很多的车款。更可怕的是,如果踩到套路贷这个雷,很可能落个车财两空的境地。

套路一是“滞销车”。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将低端车加装一下当高端车卖、库存车当新车卖等,这些都是零首付购车中的常见手法。比如一台30万元的车,经过经销商简单加工,增加一些配置之后,售价提高到39万。按照正常的30%首付款,购买原车的消费者需交9万元。但是选择零首付之后,消费者看似享受了零首付,但是却买到比原车贵9万元的车型,这相当于已经扣除了30%首付了,贷款金额也正好是30万元,相当于原车的真实价格。

套路二是“抬高车价”。

一般去4S店买车,都可以获得一定优惠,但如果采用零首付购车,商家会抬高车价,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各项税费以及后期还款利息的提高。比如一辆车贷款12万元与贷款15万元,每个月的还款利息会相差很多,所以在购车前一定要算好利率,看看多付出的利息自己是否可以接受。

套路三是尾款藏“猫腻”。

有消费者发现,在一些电商平台购买零首付或一折首付的车辆后,算下来的总价却比一开始商家给出的厂商建议零售价要高出不少,在询问后,商家也并未将这笔多出来的钱的出处说清楚。一家大众4S店销售人员告诉《IT时报》记者,她建议资质好的消费者尽量避免到电商平台上购车,因为实际支付的费用并不便宜。

套路四是“阴阳合同”。

本来卖20万元的车,商家会以零首付购车需要手续费的理由,与购车者签订一份25万元的合同,并要求购车者以现金的形式返回5万元的手续费。但是到了还款时间,购车者拿着20万元来还款时,商家会要求其按照合同还25万元,因为银行流水上显示买家就是收到了25万元。由于没有证据证明已经还回了5万元,令购车者百口莫辩。

套路五买新车?不,是租车。

为了规避政策风险,这些新车或二手车平台,虽然广告上说的都是“零首付,新车开回家”,但实际上,在没还清尾款前,这辆车并不属于买家。机动车登记证书也不会给买家,买家手里只有汽车合格证和行驶证。也就是说,在消费者以零首付或者一成首付开走新车后,只是与网站平台指定的租赁公司形成一个租赁合同,每个月支付的费用,严格意义上说,应该是租车费,而且融资租赁公司不受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关于贷款比例的限制。由于所有权不属于购车人,一旦出现纠纷,处理异常复杂。

套路六是“强制给新车上全险”。

一般买车后,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购买车险的险种,但目前市场上很多零首付购车,会以各种理由要求消费者购买全险,有的险种消费者可能不需要,也会进行强制性要求,这无疑增加了购车成本。

套路七是“保证金不退”。

由于零首付购车的特殊性,一般都会要求交几千块钱保证金,说在还完贷款后退回,但很多消费者往往在还完贷款后拿不到这笔保证金。

套路八是“套路贷”。

如果遇到了套路贷,那么消费者就更惨了,会车财两空。据了解,套路贷的做法是,虽然在贷款合同上写明了还款日期,但当消费者到还款时间来还款时,他们会以各种理由拒绝,比如一定要现金还款,拒绝刷卡,或推说办理还款的工作人员不在,就是为了让消费者错过还款时间,造成违约的情况,这个时候还款人就需要额外支付高额的违约金给他们。

即使钱还完了,他们可能还会以各种理由不交车,如办理车辆手续等问题,即使手续办好了,也会说消费者未按期还款,总之就是找各种理由收回车辆。而套路贷公司的广告词都非常诱人:“不收一分钱,让你开新车”“买车能融资,开新车、贷百万”等等。

除此之外,近年来还有一些"传销式"零首付车出现。

接下来,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近年来围绕着汽车金融这一新兴名词所打造的传销骗局吧:

案例一:3年全额返购

安徽合肥某公司通过“3年全额返购”、“零租金租赁”等模式开展车辆销售及租赁服务。招揽客户通过该公司向汽车4S店或经销商购买车辆,3年后,若购车者向该公司退还车辆,便可全额拿回当年支付的购车款。

该公司通过所谓的保费、手续费、维修保养费、以团购价拿车从中赚取差价等说辞来进行牟利。

2015年5月份,由于到了全额兑付期限,新的资金还没有充分弥补兑现压力,公司资金链发生断裂,公司负责人跑路被抓,当时的几百名客户还曾掀起了一阵维权的热潮。

案例二:2000元定金购豪车

2014年,河南洛阳一家公司在车展上声称,交2000元订金后,就可以将价值28万元的电动汽车开回家,如果推荐朋友来买车,一辆车还可以提成3万元,推荐3个朋友买电动汽车,自己就能免费开回一辆。

推销一辆车就能得到3万元巨额提成,巨大的诱惑让许多市民不仅参与到购车活动当中,甚至还兼职做起了推销。最终洛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人认定,该公司行为涉嫌传销。

此外,在2012年前后的河南地区,商丘、信阳等地还有一款每天1元月供的购车模式,也是通过低首付、低月供来吸引客户,最终让众多贪图便宜的非理性客户走上庞氏骗局不归路。

案例三:平台消费积分换车

随着“互联网+”的概念深入推广,不少网络平台开始打起了通过互联网引导消费者消费的主意,一些骗局组织者提出了网站消费积分再返现的新模式。

拿山东一家网络平台为例,该平台向客户承诺:客户在平台上每消费1元就能享受到1元的返利,相当于是半价购物。

不但如此,该购物模式还“成功”地嫁接到分期购车上。该平台与4S店达成战略合作,针对滞销车型采取首付50%购车模式,为更好掩盖虚假交易本质,该平台要求客户同时通过汽车金融渠道办理车辆按揭贷款,网络平台承诺每天以平台返利的形式给予客户兑现现金,每月兑付的返利现金不仅能有效覆盖月供,甚至还有盈余,众多客户由此蜂拥而至;最终可想而知,不到2个月,返利兑付就出现问题,原有附属在购车人身上的汽车金融贷款断掉了还款来源,客户维权活动再次上演。

案例四:众筹平台低价购车

2016年10月4日,《广州日报》发布了一篇为名《“众筹”买豪车,小心是忽悠》的文章,成功手撕山东某汽车众筹平台,文章明确指出8万元“众筹”买宝马为“庞氏骗局”。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当年九月,一个月的时间内,全国就有10家汽车众筹平台出现问题,问题集中在提现困难和停业清盘、诈骗跑路。

下面,咱们就来说一说这8万元“众筹”买宝马的合约:顾客缴纳4万元可以买到价值12万元的新车;8万元可以买到价值24万元的新车,多出的差价自己补,不含上牌等其他费用;公司还承诺100天内交车,不仅提车是在当地4S店进行,而且新车直接上顾客自己的名字;以购买价值12万元的新车为例,顾客必须加入“众筹车友联盟俱乐部”,每年须缴纳1000元会费,并在未来十年内,每年在俱乐部中消费2万元,如维修、保养、保险、加油等项目。最重要一点是,十年后该公司还会按当年的“购车款”来回购此车。

还有一种汽车众筹方式是投资人买入一辆汽车后,希望通过再次卖出该车,以此来赚取利润差价,但为了让投资成本最低化,于是便通过“互联网众筹平台”筹资,销售后再按出资比例分红,这才是行业主流的“汽车众筹”。

当前大多数规模化运营的汽车众筹公司都在做这样的项目,尤其在二手车行业内最为流行,据称他们的收益率普遍在20%以上。据零壹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汽车众筹兴起于2015年,从同年下半年开始明显增多,70%的汽车众筹平台都是由P2P网贷平台转型而来的,2016年8月底,运营中的汽车众筹平台达到56家,累计筹资额高达51.5亿元。

当下,我国的汽车众筹平台正有愈演愈烈之趋势。C理财联合创始人孙海峰曾为此发声,汽车众筹项目最大的风险是道德风险和运营风险。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汽车众筹行业想要做到规范化发展,相关法律、政策的规定将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案例五:以新能源汽车为名谋利

2017年6月,贵州黔东南州警方破获了一起特大涉嫌网络传销案,引起了民众的广泛关注。该涉嫌传销组织自2014年开始,以“国宏金桥基金”、“国宏众筹”等项目的名义,通过设立网上办公平台,收取入会费、发展会员,骗取财物。截止案发,会员人数已达三万一千多名,涉及全国31个省份。

据警方介绍,骗局组织者马某某等人对外宣称的投资项目包括:国宏新能源汽车、中科泰能镍碳电池和“因为所以咖啡”等。其宣传资料称,国宏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2015年销量全国排名第五。中科泰能电池在天津已实现量产,年产量55万块,在富阳市也已投产,年产值将超过10亿元。那么问题了,这种遍地开花的发展势头是否是真实的呢?

贵州凯里市公安局法治大队案审中队长钮洪德表示,这些都只是骗局组织者为了包装骗局而编造出来的花言巧语:“他们让所谓的投资人相信这个公司有大批量生产的能力,让大家更容易上当。”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新兴的朝阳产业,犯罪分子正是看到了其广阔的发展前景才打着其名义进行非法谋利。监管部门应做好相应的科普与风险预警工作,消费者在享受一些高收益的投资回报时,也一定要谨慎小

案例六:发展下线为第一要义

2012年5月份,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工商部门曾查处了一起涉嫌汽车传销的案件。在此案件中,组织者通过组建“庞大帝豪俱乐部”发展会员,每个会员再发展其他的会员加入,每人需交纳2.2万元,只要满15人,就可获得一辆某品牌轿车或8万元的现金报酬,而上线每发展一个获得车或8万元现金报酬的会员,还可以得到额外的现金奖励。

2013年1月份,山东省德州市也有如出一辙的“拼人购车”的案例发生。当时广告宣称花不到3万元就能买到市场价为8万多元的别克凯越:一个人交29800元,再发展6个人,这6个人每人也交29800元,然后自己就能提到新车,其他6个人想提车,那就得各自再发展6个人。

案例七:以新兴名词招募下线

这样的汽车传销案例,每年都遭到曝光、查处,但屡禁不止。同时,这些传销黑手有时并不只瞄准普通的购车人群,汽车经销商也是他们的潜在目标。

例如,某地汽车集团以“汽车超市”和“互联网+”为名义招募投资人,投资几十万元占几万股。在多个城市集资开设店面。但作为一家汽车超市并不依靠卖车盈利,反而要求入股的投资人不断拉拢新的投资人作为下线,并允予高额拉拢回报。多数经销商加入后,并不能通过卖车经营获取收益,只能不断拉拢人头,这些都是庞氏骗局所具备的典型特点。

车源、客情流量、资金、物流等商业条件才是决定汽车销售的成败的核心要素,一味的发展下线是传销的显著特征。其实,汽车传销手法与其他传销模式并无明显区别,但由于汽车商品价值远高于普通商品,其回报诱惑会更高,会更吸引人加入投资。但本质上都是采用通过“拆东墙补西墙”的高额返利等方式来进行资金流转的,一旦某一环的资金链发生断裂,势必会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

良心总结:每个人的财务状况不一样,未来蓝图也不同,不论是贷款买车还是全款买车,都应该是以自身状况为基准去衡量做决定。对车友最有利的方案才是最好的方案,这笔账是算清了,个人的账还得车友们自己算。

太仓抵押车融资(太仓车子抵押贷款)? (https://www.962900.com/) 知识问答 第1张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