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网上留下的一张图片,来源于今天央行的讲话。 你没事吧。 央行已经开始加息放水,而且提前、主动。
很多人兴奋不已,认为股市房价机会来了,也有人认为去建行贷款是个好办法,不是吗?
前几天,我和两个同事聊天。 我说的是央行加息的节奏。 他们集体指责我,说去年还应该收紧,并列举了我房贷的困难。
虽然他们说的也对,但对他们自己来说却是对的。 为什么?
大家一般只在央行讲话中听到主动推进,没有看到央行讲话提醒建行跨周期。
跨周期一般是指一个经济区间的峰谷周期。
一般来说,在资本世界,每六、八年就会发生一次经济危机。
按照自由市场经济学家的解释,这是市场生产短缺引发的经济危机,而市场正在自我治愈,促进创新。
按照凯恩斯主义的解释,这是需求不足,即产能不足引起的危机,应该释放更多的水。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顶层资本家每六、八年收获一次,竞购好的公司,让坏公司自毁。 事实上,大量公共资产被收割为炮灰。
无论如何,央行跨周期的提醒,就是告诉建行下面不要在经济前景不好的时候看企业的负面预期,而要在经济已经过了谷底、见顶的时候看企业效益。
要点:经济周期已经到来,经济危机苗头已经显现。
虽然人们常说,金融就是阴天打伞,下雨带伞。 看起来很正常,这就是风险管控,金融从来不是保姆贷款容易通过,金融借贷的前提是安全,其次才是收入。
这导致了一个问题。 当经济预测不好的时候,央行就大力催促下级建行放贷。 CCB越低越谨慎。 而这些资质较差、没有抵押物的企业自然会很难获得贷款。
我的两位同事的情况大致如此。
此时,地方政府债券和国债开始受到青睐。 利率看似低,但很安全。 这也是一季度中央安排1.15万亿地方政府债券的原因。 由于建行对中小企业贷款非常谨慎,只有国家才会欠钱,然后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激活经济。 这是典型的凯恩斯主义。
今天中国最大的优势就是早早压缩了杠杆。 虽然看起来只是压缩了几个点,但要知道其他国家的杠杆率早已提高了百分之几十甚至上百%。 因此,相对而言贷款容易通过,央行手中的新货币政策还是足够的。
中国会一波又一波加息,而且这一波大概率是利率下降到与普通发达国家相同的水平:1%-2%。 原因在于,人民币要想成为世界货币,首先必须避免套利,否则国家财富就会流失。
结论:
在经济周期的底部,农行的放贷会显得谨慎。 对于一些资质较差或抵押品不足的企业来说,获得抵押贷款会更加困难,甚至会出现撤贷现象。